科室新闻
成果发表丨临床研究高级研修班科研新人首战告捷 论文荣登Stroke
脑血运重建中心临床研究高级研修班
2023年起,脑血运重建中心团队开始进行临床研究高级研修班培训招生,承担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的职责,帮助各级医院神经介入的医生掌握相应的临床试验与研究技能,推动医院临床科研的发展。通过规范化的科研训练与个性化指导,学员在短期内实现了从临床实践向科研创新的有效转化。
在团队指导下,多位学员在完成其首篇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已成功在Stroke 、Journal of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等国际权威神经科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项目亮点:针对于不同层级、不同需求的医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识别基底动脉斑块内出血
发表期刊 Stroke
发表时间 2025.4
影响因子 7.8
01论文摘要
62岁男性因双眼视物模糊及复视1月就诊。MRA显示基底动脉严重狭窄(图1A)。高分辨率T1WI示腹侧壁偏心性高信号,提示斑块内出血(IPH)(图1B)。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显示纤维帽下明显信号衰减,进一步证实IPH(图1C)。OCT可在近病理学水平精准识别颅内动脉IPH,与HR-MRI相辅相成,表现特征类似冠状动脉IPH。识别IPH有助于评估复发性缺血事件风险,实现个体化管理。
02导师点评
本次研究在设计上,充分展示了多模态影像学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识别中的优势,为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宋冰欣医生在文献阅读、资料整合、文章撰写及投稿过程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科研素养和稳步的进步,具备了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
培训采用了“项目情境化”培训模式,通过具体科研项目的全流程带教,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系统掌握科研设计与文章写作的方法。此次训练不仅帮助学员实现了临床数据到科研成果的转化,也让学员在真实科研场景中锻炼了选题、设计、分析及国际发表的全过程能力。
未来,希望宋医生继续在临床研究领域深耕,尝试设计并完成更高水平的临床研究项目,积极参与科研团队建设,助力学科整体学术水平的提升。
脑血运重建中心临床研究高级研修班 第三期学员
宋冰欣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济南医院神经内科 住院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非急性颈内动脉闭塞,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
脑血运重建中心临床研究高级研修班 科研导师
杨斌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临床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及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主编及译著各1部,执笔专家共识1项。兼任北京市神经内科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